2010年06月11日 05:25:21 来源:世纪经济报道
“高药价、高回扣。”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在中央电视台关于芦笋片事件的访谈中告诉观众,这是医药行业中公开的秘密。由此可见,公立医院药价虚高问题的背后,还存在着商业贿赂的问题。实际上,这一点根本不是秘密,而是医药行业人尽皆知的事实。果不其然,“暴利门”事件还没有消停,媒体马上曝光了“回扣门”,这次处在风口浪尖的是宁波第一医院。据报道,有网友捡到的一张单子,显示有48名医生吃了20%药价的回扣。
其实,这类事情根本不是什么新闻。这类新闻过去有,现在有,(如果没有真正的改革而只是摁下葫芦)以后还会有;不仅宁波有,全国各地都有。记得若干年前,安徽一家医院的张曙医生,从1996年起坚持不懈地向省卫生厅举报其所在医院医生收受药品回扣的事情,从而揭露了医药行业人尽皆知的潜规则:越贵的药反而越好卖。然而,对于这一几乎人人都参与的游戏,该医院的其他800多医生保持沉默,而由于无法对这么多的医生真正施加惩罚,卫生厅自然难以深入调查。
记得在2007年,我曾经多次受邀就新医改的政策走向发表演讲,听众中有公立医院的院长,他们中不少人中途起身离开。我看到这些院长们听得津津有味但却抽身离去,不免有些纳闷。事后从侧面一打听方知,当时全国各地的公立医院正在搞打击商业贿赂专项整顿,要求医生们在一定时间内“坦白从宽”后一律免罪。抽身离开的院长们是为了参加本院治理整顿的动员会。
所有行内人都知道,公立医院喜欢使用价格贵的药品。一方面,按照政府最多只能加价15%的规定,药品进货价越高,公立医院的收益自然越高。如果政府组织药品集中招标采购,那么负责招标评比的专家们完全可以把一些高价药放进来。由于药品的实际进货量只能由公立医院自己掌握,因此“高价标上量、低价标流标”变成药品销售的常态。另一方面,公立医院大多并不满足于这15%的收益,而是通过各种各样规范与不规范的方式,让医药企业为自己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或“返点”;放任医院中的医生收取回扣只不过是最不“规范”但最常见的“返点”方式之一。
当药价虚高背后的“服务”、“返点”甚至“回扣”成为常态,而治理整顿的效果注定是按下葫芦起了瓢,那么恐怕就必须思考一下什么是真正的问题。为什么在医药领域,如此众多的医师们,必须在违规的情况下才能生活得好一些?或者,如果不违规的话,为什么他们不能享有体面的生活?真正发生问题的究竟是“违规者”,还是现有的规则本身呢?
事实很清楚,正是现有的规则,让公立医院的医师无法获得有尊严的生活,而不得不被迫把药价弄高。因此,只有切切实实地推进体制改革,具体而言,以取消药品加成管制为治标之策,以推进医保付费改革为治本之策,公立医院药价虚高的顽症才能得到根治。如果把这个问题归结为“违规”,那么整个新医改就变得没有必要了。所谓“新医改”,就是要对涉及到医药行业的某些不合理或不必要的游戏规则进行新一轮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