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专家名录
唐朱昌
唐朱昌
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中国反洗钱研究中心首任主任,复旦大学俄...
严立新
严立新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教授,中国反洗钱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陆家嘴金...
陈浩然
陈浩然
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国际刑法研究中心主任。...
何 萍
何 萍
华东政法大学刑法学教授,复旦大学中国反洗钱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荷...
李小杰
李小杰
安永金融服务风险管理、咨询总监,曾任蚂蚁金服反洗钱总监,复旦大学...
周锦贤
周锦贤
周锦贤先生,香港人,广州暨南大学法律学士,复旦大学中国反洗钱研究中...
童文俊
童文俊
高级经济师,复旦大学金融学博士,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后。现供职于中...
汤 俊
汤 俊
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安全学院教授。长期专注于反洗钱/反恐...
李 刚
李 刚
生辰:1977.7.26 籍贯:辽宁抚顺 民族:汉 党派:九三学社 职称:教授 研究...
祝亚雄
祝亚雄
祝亚雄,1974年生,浙江衢州人。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
顾卿华
顾卿华
复旦大学中国反洗钱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现任安永管理咨询服务合伙...
张平
张平
工作履历:曾在国家审计署从事审计工作,是国家第一批政府审计师;曾在...
转发
上传时间: 2010-07-06      浏览次数:1584次
深圳多部门联合治理商业贿赂
关键字:商业贿赂

2010年07月05日 10:27  来源:深圳特区报

 

    作为市场化程度很高的城市,深圳一直在努力营造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已成为反腐倡廉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重点治理工程建设等领域的商业贿赂行为

 

    根据中央、省的统一部署,2006年3月起,我市成立了由常务副市长任组长的全市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成员由市检察院、市公安局等20多个部门组成,并设立了工作机构,由市纪检监察机关牵头,在全市广泛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综合运用教育、经济、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对商业贿赂进行治理,重点治理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政府采购以及金融投资等领域的商业贿赂行为。

 

    经过4年的努力,深圳已遏制了商业贿赂蔓延的势头,探索建立了预防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和社会信用体系。治理商业贿赂,时刻要保持着高压势头。前不久,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荣还特别强调,通过开展商业贿赂、建设工程领域突出问题等专项治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市场交易行为,促进企业依法合规经营,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和效益,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同时,加强诚信制度建设,加快完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真正形成鼓励诚信、惩戒失信的良好环境。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以宣传教育促进风气转变

 

    近年来,市监察局、市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办公室充分利用各种媒体,使反商业贿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促进社会风气转变。

 

    深圳每年进行2到3次集中宣传,在《廉正直击》电视栏目组制作播放专题节目,形成反商业贿赂的强大舆论氛围。在全市组织开展反商业贿赂公益广告创作评选和展播活动,在全市党政机关和医院、学校等公共机构办公场所的电梯内悬挂廉政公益广告,以市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形式,寓教于艺,润物无声,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各区各部门还运用重点报道、开辟专栏、举办讲座、印制宣传海报、发放宣传手册、网络宣传等形式开展专门宣传。市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刷了《深圳市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文集汇编》3000多册,配送行业协会和部分企业。大力开展反商业贿赂集中宣讲活动,仅2007年就先后组织法律专家和有关单位、部门领导深入医院、各大商业银行、规划国土部门等18个治理商业贿赂重点单位宣讲20多场次,直接参加听课人数达3500余人,使反对商业贿赂的观念深入人心。

 

    以制度机制创新减少贿赂机会

 

    我市结合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认真抓好制度建设,对易发多发腐败问题的环节,及时制订新的规章制度加以规范,从根本上切断权力寻租和商业贿赂行为发生的可能。为规范行业协会、商会的组织和行为,通过立法渠道,起草了《深圳经济特区行业协会商会条例》;发挥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的作用,以信息网络技术加强市场规范,完善了预选承包商制度。

 

    为预防、惩戒商业贿赂和失信行为,相关部门在工程建设领域建立了“黑名单”机制,在房地产开发和中介服务领域建立了“公开曝光”机制,在司法领域建立了“信息共享”机制,在财政专项资金管理领域建立了“不良记录禁入”机制,在外贸进出口领域建立了“绿色通关” 机制,在行业协会建立自律机制,推动企业制定员工道德行为准则,等等,通过制度机制的创新有效减少商业贿赂问题的发生。

 

    以自查自纠发现问题堵塞漏洞

 

    2007年在全市各区各部门开展了不正当交易自查自纠工作。据统计,全市各区、各行业主管(监管)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共有3775个单位开展了自查自纠工作,共有113000人参与了自查自纠。在自查中共查找出8类759个问题,对查找出来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堵塞漏洞,制定了有效的预防措施,全市收缴单位和个人的不当所得共计人民币506.28万元。

 

    坚决保持查办案件的高压态势

 

    近年来,我市纪检监察机关始终保持查办商业贿赂案件的高压态势,建立了情况通报、线索移送、案件协查等机制,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公安、检察、法院、工商等机关的职能,加强对涉案范围广、级别高、金额大的重大复杂案件的督办,对六大重点领域和九个重点方面的大要案特别是窝案、串案进行重点打击,取得明显成效。

 

    从2007年开始至今累积共查处商业贿赂案件416宗,涉案金额16427.61万元,涉案人员428人,追究刑事责任116人,其中包括市教育局原副局长黄某受贿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等一批领导干部商业贿赂典型案件。

 

    以诚信体系建设推进社会价值重建

 

    通过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企业主体作用、行业自律作用和市场调节作用,我市已初步搭建起法规制度、信用信息电子系统、信用奖惩机制、企业诚信管理等6个方面构成的市场诚信体系基本框架。

 

    2001年,市政府颁布了个人信用的地方规章《深圳市个人信用征信及信用评级管理办法》,2002年颁布了全国第一部关于企业信用的地方规章《深圳市企业信用征信和评估管理办法》,去年市政府又将《深圳经济特区企业信用促进条例》列入立法计划,两次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目前已完成对条例的修改进入实质性审查阶段。

 

    国内市场化程度最高、运营最成功的个人信用系统——“深圳市个人信用征信系统”,是国内唯一一套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向社会提供个人信用查询服务的综合征信系统,信用信息被广泛运用于政府行政审批、奖项评定、金融机构信贷审核、求职招聘、投资担保和典当融资等各领域,已累计提供各类信用报告5000多万份,为防范和化解信用风险,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获得了国家部委、兄弟省市的广泛赞同,被誉为“深圳模式”。

 

    由政府部门协调建立的“深圳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集成了55家单位提供的137万家市场主体的包括登记、信贷、民事诉讼立结案和执行等4310万条信息,其中,系统“黑名单”数据库收录了包括各类行政处罚、欠税、恶意欠薪等信息在内的企业不良信用记录达108万条。

 

    以点带面推动惩防体系向私营领域延伸

 

    从2007年开始,我市在非公有制企业、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中开展了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市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市民间组织管理局、市工商局选定40家行业协会为试点,10个具有代表性的非公有制企业、社会团体行业协会为专项治理联系点,通过专项检查,督促企业自查自纠、整改落实、严格管理,推动企业转变经营理念,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增强企业对不正当交易和商业贿赂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