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京报 2011年05月06日06:17
本报讯 (记者殷洁)《人民日报》昨日报道称,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樊爽文日前透露:央行于2011年3月至2013年6月在全国范围内分批完成存量个人人民币银行存款账户相关公民身份信息真实性的核实。不过,工行等几家大型银行昨天表示,对此事还不清楚。
去年曾在两地试点
去年3月至12月,央行在湖南株洲市、山西忻州市开展了存量个人人民币银行存款账户相关公民身份信息真实性核实试点。通过组织开展存量个人银行账户身份信息真实性核实试点工作,使各金融机构及时发现并清理了一批匿名、假名账户。
“要核实身份信息是很庞大的工程,比如要对外发出公告,要求当年开户时没有提供真实信息的个人再来重新办理,这个可能操作起来比较麻烦。”上述人士表示。
据《人民日报》报道,具体负责此次试点工作的人民银行株洲市中心支行反洗钱科科长徐智勇表示,“工作开始面临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各银行无法从当时的业务系统中获取完整、准确的存量个人银行账户信息,如果采用手工核实,不仅造成大量重复劳动,效率低下,还将给存款人带来诸多不便。”
试点区未核实账户约20%
据报道,截至去年底,株洲市完成核查3970570户,核实3229660户,核实率为81.34%。据介绍,目前株洲市未经核实的约19%的账户里主要有三类:一是账户户主找不到人,有的存款人没有登记身份信息;二是“睡眠”账户,即零余额账户、小余额账户;三是虚假账户、匿名账户。
通过核实,山西忻州全市公民身份信息真实的749.71万户,占全部账户数的79.45%;虚假、匿名的3.41万户,占全部账户数的0.36%;无法核实的190.45万户,占全部账户数的20.18%。
对于这些还未经核实的账户,账户户主不能办理转账、存取款等基本业务,如要办理的话,需要重新进行信息核实。
释疑
为何要清理假名、匿名账户?腐败往往与匿名账户相联
2000年4月,个人存款账户开始实行实名制。但直到2007年6月,央行和公安部正式建成启动了“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才正式将实名制落实。
前几年,大量出现的银行卡手机短信作案,几乎都是不法分子诱骗持卡人将资金转移到其指定的银行账户上,而这些账户绝大部分都是银行假名、匿名账户。
一位银行人士表示,腐败、金融诈骗往往与假名、匿名账户相联系,系统的启动有利于从源头上遏制这些违法犯罪活动,把企图以虚假身份证开户的不法分子堵截在银行体系之外。
如何核对个人账户信息?全面收集存款人身份信息
根据部署,株洲各试点银行严格按照“姓名、身份证号码与相片三核对”的要求,通过查找存量个人账户开户资料、信贷文本、信用卡开户资料、挂失登记簿以及其他原始凭证,全面收集存款人留存的身份信息进行核查。
据报道,株洲市中心支行组织开发了存量个人账户核实辅助系统,于去年6月10日上线运行。该系统提供存量个人账户核实的统一平台,登录该系统,客户个人银行账户信息、身份信息一目了然。对单个客户核查一次平均时间不到1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