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专家名录
唐朱昌
唐朱昌
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中国反洗钱研究中心首任主任,复旦大学俄...
严立新
严立新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教授,中国反洗钱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陆家嘴金...
陈浩然
陈浩然
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国际刑法研究中心主任。...
何 萍
何 萍
华东政法大学刑法学教授,复旦大学中国反洗钱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荷...
李小杰
李小杰
安永金融服务风险管理、咨询总监,曾任蚂蚁金服反洗钱总监,复旦大学...
周锦贤
周锦贤
周锦贤先生,香港人,广州暨南大学法律学士,复旦大学中国反洗钱研究中...
童文俊
童文俊
高级经济师,复旦大学金融学博士,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后。现供职于中...
汤 俊
汤 俊
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安全学院教授。长期专注于反洗钱/反恐...
李 刚
李 刚
生辰:1977.7.26 籍贯:辽宁抚顺 民族:汉 党派:九三学社 职称:教授 研究...
祝亚雄
祝亚雄
祝亚雄,1974年生,浙江衢州人。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
顾卿华
顾卿华
复旦大学中国反洗钱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现任安永管理咨询服务合伙...
张平
张平
工作履历:曾在国家审计署从事审计工作,是国家第一批政府审计师;曾在...
转发
上传时间: 2024-05-22      浏览次数:633次
吉林经侦警察“最强大脑”:擅用数据反洗钱

 

来源:中新网

 

三块电脑屏幕上显示着“40万条数据请求”的字样。韩冬要在海量数据里挖掘办案线索,找到上述数据的关联和可疑之处,为后续侦查指明方向。

 

43岁的韩冬是吉林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情报信息大队副大队长,与数据打交道是他的主要工作。同事们称其拥有“最强大脑”,最多时一天能梳理100多万条数据。

 

“其他类型的犯罪证据比较具体,经济类犯罪则重视证据链,数据之间的关系和逻辑。”韩冬说,地下钱庄、洗钱、骗取出口退税等犯罪行为往往藏于海量数据当中。在电脑屏幕前,韩冬经常一坐就是10多个小时。对一些异常数据,他会随即记录下来,并标注重点符号。他坚信,数据会打开侦破案件的窗口。

 

在公安部开展打击利用离岸公司和地下钱庄向境外转移赃款的“歼击”专项行动中,韩冬利用数据成功破获非法经营地下钱庄、洗钱案件50余起,涉案金额达数百亿元人民币,成为吉林省打击洗钱领域犯罪的拔尖人才,是系统内的反洗钱专家。

 

韩冬擅用互联网思维看待情报信息在“云时代”“大数据”“虚拟货币”中起到的作用。他主导研发多款打击经济犯罪的数据模型,在吉林省内得到推广使用。

 

韩冬认为,自己肩上有“老兵”的责任。在全省经侦学习班的授课过程中,他帮助“新兵”提升工作效率。他告诉年轻人,爱上自己的工作岗位,会让办案事半功倍。

 

经侦情报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互联网上能找到的资料很少。韩冬在休息时会去公安院校的图书馆查阅资料,这也正是他的爱好。他还撰写了《运用信息化办理公安经侦案件教程》一书,定期给经侦民警授课,和大家一起拓宽办案思路。

 

近些年,公安系统推进信息化、数据化建设,经侦民警要掌握金融、证券、财税等多个领域知识,不断提升反洗钱专业技能,斩断资金外流通道。韩冬说,模型要持续优化、知识要持续更新,而他要继续“坐得住”,守好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