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专家名录
唐朱昌
唐朱昌
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中国反洗钱研究中心首任主任,复旦大学俄...
严立新
严立新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教授,中国反洗钱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陆家嘴金...
陈浩然
陈浩然
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国际刑法研究中心主任。...
何 萍
何 萍
华东政法大学刑法学教授,复旦大学中国反洗钱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荷...
李小杰
李小杰
安永金融服务风险管理、咨询总监,曾任蚂蚁金服反洗钱总监,复旦大学...
周锦贤
周锦贤
周锦贤先生,香港人,广州暨南大学法律学士,复旦大学中国反洗钱研究中...
童文俊
童文俊
高级经济师,复旦大学金融学博士,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后。现供职于中...
汤 俊
汤 俊
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安全学院教授。长期专注于反洗钱/反恐...
李 刚
李 刚
生辰:1977.7.26 籍贯:辽宁抚顺 民族:汉 党派:九三学社 职称:教授 研究...
祝亚雄
祝亚雄
祝亚雄,1974年生,浙江衢州人。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
顾卿华
顾卿华
复旦大学中国反洗钱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现任安永管理咨询服务合伙...
张平
张平
工作履历:曾在国家审计署从事审计工作,是国家第一批政府审计师;曾在...
转发
上传时间: 2024-05-03      浏览次数:677次
派人上门取钱,“孙子”又玩新套路

 

来源:全民反诈

 

424日上午,王奶奶接到电话,电话里有人喊:“奶奶。”

 

王奶奶80多岁,以为是侄孙儿,应了声,电话那端说:“奶奶,我现在派出所处理,你帮帮我啊,不要告诉家里人啊,这边有‘民警’跟你说……”

 

接着,电话那端另外有个声音说:“我是派出所民警,你孙子把人打伤了,对方说赔5万元就算了,过一小时,我们派人过来拿……”

 

王奶奶救人心切,去银行取了5万现金,到文二路对方指定的地点,交给了一个小伙。

 

没想,过了会,王奶奶又接到侄孙子电话,说现在5万元不够了,对方张口还要10万元,还说一小时内会再叫人来拿钱,地点定在博库书城附近。

 

老人没这么多钱,打电话给女儿,女儿一听,知道老人这是遇到骗子了,立即打电话报警。

 

西溪派出所迅速组织部署,一路民警安排民警和老人沟通,让老人假装赴约,一路民警在博库书城附近布控。

 

40多分钟后,1456,王奶奶照民警说的,拎只鼓囊囊的红袋,在博库书城附近等着,1457,一个戴口罩的小伙出现了,正是前一次来拿钱的小伙,他拿过老人手里的塑料袋,转身正要走。

 

民警出现,抓住了他。

 

 

小伙姓周,重庆人,24日凌晨从重庆到了杭州。他说自己看到网上招聘信息,对方告诉他工作任务就是来杭州去几个地方取钱,取一笔给200元跑腿费,还给他买了机票。

 

周某还有上家王某、何某等四个人,他们和周某分两路,周某坐飞机,王某等人则开车,几人在杭州汇合。

 

民警通过监控调查发现,周某取钱后,一路很警惕,要么走路要么打车,隔一段路就换一次交通工具,再到王某他们指定的交钱地点。王某他们开着一辆江苏牌照的车在取钱地点附近转悠,盯住周某以防他“黑吃黑独吞”,而他们的交钱地点很隐秘,有的甚至在菜场卫生间,王某他们拿到钱后就分批转出去。

 

据查,当天,除王奶奶外,周某还找另外两位老奶奶取了钱,把到手的15万元现金交给王某他们。

 

周某被抓后,王某等人逃了,民警在大连、江苏等地先后抓获四人。

 

上门取现金,一种新的洗钱套路

 

西溪派出所民警陈赐杰说,这类冒充孙子诈骗的骗局,本质就是冒充熟人诈骗。以前骗子冒充领导、朋友等。

 

在这个骗局中,出现了一种新的洗钱套路:诈骗团伙为了逃避打击,直接派人上门取现金,而以往,骗子会让受骗人转账。

 

从全国看,冒充孙子诈骗的骗局今年以来在各地多发。

 

424日当天,西溪街道辖区发生5起,其中有3起,诈骗团伙拿到了钱,另外1起,负责取钱的周某因看到附近有警车临时放弃,还有1起是因为周某被抓没来得及去取钱。

 

从案发情况看,被骗的老人多为独居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

 

冒充孙子骗局的套路

 

“冒充孙子”骗局的套路是这样的:

 

第一步:冒充孙子打电话。

 

这类诈骗团伙大多在境外,他们从灰色渠道拿到了老人个人信息后给老人打电话。这里有两个角色,骗子A扮孙子,骗子B扮朋友或冒充警察。

 

骗子A上场,冒充“孙子”先来个开场白,问候下老人,还提醒老人“多注意身体”“走路要小心”等,获得老人信任后就挂断电话。

 

随后,骗子A会再打来电话,这个电话是来要钱的。常见的借口有:“我和人打架,把人打伤了,对方要赔偿”“我骑自行车撞倒人了,被撞倒的人让我赔他5万元,不然就要报警,我就要坐牢”等,在一起案例中,有骗子称“自己和一名女同学发生关系导致对方怀孕,需要钱打胎”。

 

老人家里往往还是固定电话,或使用老年手机,受听力影响等,加上通话时间短和骗子营造紧张气氛,老人在电话里一时无法辨识。

 

骗子A还用“退学”“坐牢”等严重后果吓唬老人,以“担心被责骂”“影响学业、名声”关照老人要保密,不要告诉家里人,这么做是为了怕被老人子女发现,为他们进入下一步争取时间。

 

骗子B上场,冒充“孙子”朋友或警察等,以交“保证金”“赔偿费”“医疗费”等名义提出要现金,提出指定的交易地点。

 

交易地点是诈骗团伙和“洗钱团伙”定的,“洗钱团伙”提前一两天来事发地“踩点”。

 

第二步:派人上门取现。

 

诈骗团伙找到“洗钱团伙”,“洗钱团伙”再找人去线下取现金,彼此之间往往线上联系,并不认识。假孙子骗取老人信任后,让老人去指定地点,“取现人”上门拿钱。

 

第三步:老人交钱后,“洗钱团伙”再把钱逐笔转入境外诈骗团伙账户。这类诈骗中,老人不知有诈,往往是子女发现后才去报警,错失挽损良机。

 

骗子怎么会知道老人孙子名字呢?

 

民警分析,一般,骗子其实是不知道的,是在接到骗子打来的电话,听到骗子喊“奶奶”“爷爷”,老人会主动叫孙辈的名字,骗子就自认是这个人。

 

另外,一种情况是诈骗团伙掌握了老人的精准信息。这些情况,老人的个人信息最容易被泄露:扫码领鸡蛋、大米等所谓促销活动、上保健品推销课等。

 

老人取大额现金时,银行工作人员最好多问一句

 

老人子女们要常提醒老人接到这类电话,在无法识别对方身份时,可用较私密的信息进行提问验证。对“孙子”“外孙”意外情况特别是要转账、取现金时候,要打电话核实清楚。

 

此外,老人去银行取现特别是取大额现金时,工作人员要多问问老人取钱是干嘛用的,有时多问一句,就可能避免损失。

 

312日下午,西湖区张奶奶去银行取钱,银行工作人员问她取钱用途时,张奶奶说自己外孙撞了人,这钱是用来赔偿对方的。银行工作人员立即警觉起来,跟翠苑派出所反映。

 

原来,张奶奶接到“外孙”电话,说自己开车撞人,对方要赔10万元,不然有牢狱之灾。“外孙朋友”上场,让老人赶紧筹17万元,可以私了,张奶奶去银行取钱时幸亏银行工作人员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