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专家名录
唐朱昌
唐朱昌
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中国反洗钱研究中心首任主任,复旦大学俄...
严立新
严立新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教授,中国反洗钱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陆家嘴金...
陈浩然
陈浩然
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国际刑法研究中心主任。...
何 萍
何 萍
华东政法大学刑法学教授,复旦大学中国反洗钱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荷...
李小杰
李小杰
安永金融服务风险管理、咨询总监,曾任蚂蚁金服反洗钱总监,复旦大学...
周锦贤
周锦贤
周锦贤先生,香港人,广州暨南大学法律学士,复旦大学中国反洗钱研究中...
童文俊
童文俊
高级经济师,复旦大学金融学博士,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后。现供职于中...
汤 俊
汤 俊
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安全学院教授。长期专注于反洗钱/反恐...
李 刚
李 刚
生辰:1977.7.26 籍贯:辽宁抚顺 民族:汉 党派:九三学社 职称:教授 研究...
祝亚雄
祝亚雄
祝亚雄,1974年生,浙江衢州人。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
顾卿华
顾卿华
复旦大学中国反洗钱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现任安永管理咨询服务合伙...
张平
张平
工作履历:曾在国家审计署从事审计工作,是国家第一批政府审计师;曾在...
转发
上传时间: 2011-10-10      浏览次数:865次
印度反腐不避"小"
关键字:反洗钱

2011年10月10日 09:49  选稿:天潼  来源:东方网   

 

  透明国际发布的“清廉指数2010”报告显示,这一年,印度的清廉水平在178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87位。转型的剧烈带来了民主的困惑,体制的弊病伴随着历史的惯性,这些错综复杂的因素共同导致了腐败的猖獗。当地媒体称:“‘腐败’这个单词统治了这个国家的词汇表”,该国总理曼莫汉·辛格更是直言不讳:“腐败是国家经济繁荣的唯一且最大的威胁”。

  对此,印度的立法机构和政府部门也是殚精竭虑予以遏制,相继制定了《预防腐败法案》(1988年)、《反洗钱法》(2002年)、《中央文官行为准则》(2002年)以及旨在打击高层腐败的《洛克帕尔法案》(2003年),剑指政府要官的腐败大案。尽管如此,高层腐败还是潜滋暗长,频频曝光。就以今年而言,年初的卡纳塔克邦的非法采矿案,包括该邦部长耶迪尤拉帕在内的一批政要卷入;7月29日,中央调查局提交有关阿达什安居项目腐败案的初步调查报告,有13名高官涉案。严厉查处腐败大案,自是震动政坛,威慑高层,有力助推社会向清廉、民主、文明的方向前行。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在朝着这一方向前行时,反腐不避“小”——对形形色色蔓延于社会基层的腐败现象也痛下针砭,决不姑息。

  美国非赢利机构“追踪国际”总裁、反腐专家亚历桑德拉*瑞吉曾将印度的腐败模式形容为“金字塔型”,即“其主体是在基层易手的大量小额钱款”。这类“小腐败”诸如:急于驾车的人为了省去繁琐的手续,只要向道路交通办发放驾驶证人员塞上3000卢比(约合人民币400多元)即可;出国签证得有一个月的时间,但当事人暗地里送上1200卢比,往往一周内就可过关;银行放贷则有惯例,申请人得以贷款额的10%贿赂银行官员;而住院开刀送“红包”是公开的秘密,连花钱打点护士,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8年发布的题为《应对腐败改善生活》的报告所说:“这个比例上升到近90%”;等等。《印度腐败研究2005》的调查显示:该国国民每年向11个公共服务部门行贿的金额为2106.8亿卢比,而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穷人为获得基本的公共服务,每年也得支出1.95亿卢比用于行贿。在印度所涉“小腐败”人多面广,堪称“一片汪洋”。

  从政府到民间都视2011年为“改变对腐败容忍度的分水岭”,印度各地的反腐浪潮风起云涌,这有力地推动了政府的肃贪进程,当然对星散于基层的各类“小腐败”也是一种重击。如1月30日,圣雄甘地去世纪念日当天,新德里、孟买、班加罗尔多座城市的数万民众呼吁:清除已经影响印度人日常生活的腐败文化;从6月至8月底,印度多位社会知名人士率众以绝食的方式要求肃贪变革,8月28日,反腐活动家安纳·哈萨雷在新德里结束了288个小时的绝食抗议活动,宣布政府已接受了他的团队提出的三大关键原则,其一便是“将更多低级官员置于监管范围之内”;至于由两名“海龟”在班加罗尔创建的“我行贿了”网站,以“揭开腐败的市价”为口号,吸引众多网民,点击率近百万,收到一万多起基层行贿报告,涉及409个城市、21类公共部门,其中仅卡纳塔克邦就处理了20名在驾照考试过程中索贿者。虽说印度的“小腐败”积重难返,但它面临前所未有的痛击而有所敛迹,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涉案高层的腐败固然要加大清肃的力度,但是,那些水流叶脉般的“小腐败”决计不可听之任之,亟需的倒是如印度那样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地形成全社会力反的态势。因为腐败的大小是相对而言的,只要是利用公共权力获取个人利益,那都是一种为文明国度所不齿、为健康社会所不容的腐败现象,虽然两者在层级上有高低、在数额上有多寡、在手法上有不同、在目的上有差异,但是,性质揆一,即:导致政治黑暗,公帑私吞,民生侵害,道德沦丧,文明殆尽,是社会肌体的腐蚀剂、社会进步的绊脚石。况且,基层网织的“小腐败”一旦泛滥成灾,它还是滋生腐败大案的土壤哩!——这,便是印度反腐不避“小”给我们的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