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01日05:13 来源:新快报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4月27日宣布,将维持“零利率”政策不变,同时将于今年6月如期结束6000亿美元的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QE2),但依然会“在更长的时间”内继续保持现有宽松的利率水平。该项政策宣布后,美元汇率应声下落,衡量美元兑其他六种主要货币比价的美元指数近日连续暴跌,并在28日下探至72.832,为2008年7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
美元有望构筑底部
量化宽松的政策是黄金长周期牛市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刺激因素,长期的量化宽松政策导致美元持续贬值,已接近前期低点,而随着美国经济的改善以及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的结束,美元有望走出中期低谷,而一旦美联储加息,美元则有望展开一波反弹行情,这也将给黄金的走势带来负面影响。
始自1999年的黄金大牛市已经运行了10余年。2001-2010年,黄金连续十年年K线收出阳线,而今年以来,黄金价格最高涨幅近8%。2011年,黄金会收出它的第11根阳线吗?
应当说,这轮牛市有着深刻的背景。上世纪70年代国际金价的大幅上行和发达经济体“滞涨”的关系非常显著,而本轮黄金大牛市中,黄金的抗通胀功能也有明显体现。2001年以来,由于发达国家和新型经济体都采取宽松货币政策,流动性泛滥局面形成,整个大宗商品市场在2001-2006年年间都表现出一波持续上涨的牛市行情。2007-2008年,随着美国次贷危机逐步演变为全球金融海啸,大宗商品价格普遍出现调整,但黄金由于避险功能的存在,反而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上涨。
2009-2010年,在美联储量化宽松和二次量化宽松政策的作用下,大宗商品价格再度出现反弹,而贵金属黄金和白银再度成为领涨的品种。2011年以来,黄金、白银价格持续上涨,尤其是白银更是疯涨,最高超过60%。黄金涨幅虽不如白银,但至2011年4月中旬,也已经突破1500美元/盎司。
经过对黄金十余年牛市行情的脉络梳理可见,量化宽松的政策是黄金长周期牛市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刺激因素。上周,美联储召开会议,继续执行第二轮量化宽松直到6月底结束,后期基本不再可能出台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尽管声明之后黄金价格再度出现上涨,其原因主要在于美联储表示至少在两次议息会议后才会考虑加息。但从中长期来看,黄金继续大幅上涨的动力在逐步消除。此外,长期的量化宽松政策导致美元持续贬值,已经接近前期低点,而随着美国经济的改善以及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的结束,美元有望走出中期低谷,而一旦美联储加息,美元则有望展开一波反弹行情,这也将给黄金的走势带来负面影响。
综上来看,短期而言黄金有望展开调整行情。但短期调整是否会演变成中长期的调整,则还需要看更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黄金呈现滞涨
事实上,如果单考虑黄金作为硬通货的一面,其相对于货币的涨幅,应当与CPI相当。黄金只能是对抗通胀,而并不应当存在超额收益。现实的状况是,在本轮牛市中,黄金涨幅远远超过CPI的涨幅,未来即使存在一定的通胀,但只要不发生恶性通胀,以抗通胀概念继续推高黄金价格的难度是非常之大的。
黄金一直被认为是具有抗通胀功能的投资品。本身黄金具有“世界货币”的属性,而当全球性的货币贬值出现的时候,黄金相对于美元的价格自然会上升。
不过,海通证券宏观经济高级分析师李明亮认为,“由于黄金的避险、抗通胀投资紧盯美国的通胀水平,所以美国通胀走势将是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未来半年,美国通胀处于可控范围,所以抗通胀的避险投资不会大幅增加。在新兴市场和欧洲通胀明显上升而美国通胀可控的背景下,黄金的抗通胀属性只能部分发挥作用,仅会刺激金价小幅上涨。”
另一个需要警惕的现象是黄金与白银的比价在迅速收敛。对于这种现象,长期跟踪大宗商品走势的全景网副总编辑张凌形容说,“白银这种贵金属投资中的垃圾边角料开始暴涨预示着贵金属行情可能进入最后一波。”
历史上看,黄金白银的比价并不稳定,大致在18-100之间。1991年2月,黄金白银比价曾经达到近100倍的高位。当时黄金、白银同处于熊市之中。黄金、白银比价低点出现在1980年2月,也正在这段时期,黄金、白银出现历史大顶。
近期,随着白银价格大幅上涨而黄金价格涨幅逊色于白银,黄金白银比价开始迅速收敛,近期已经回落至33倍,创新近10多年的低点。虽然从绝对比价来看,距离历史低点还有较长距离,但如果我们观察上一次比价见底之时,也出现了加速下行赶底的走势。因此可见,这一轮黄金白银比价下行趋势可能已经进入末端。如果这种判断成立的话,黄金价格距离顶部也不会太遥远。
A股市场风险凸显
最近一周,上证综指一反前期强势运行态势,连续下跌,B股指数率先呈现断头铡刀式的跌势。美联储未提前结束货币宽松政策,对资本市场到底会有什么样的影响,《每日经济新闻》研究院院长李伟发表了看法。李伟认为,如果再像以前那样单纯地把美股或者外围股市的波动,和A股关联起来,认为美股大涨了,A股就一定大涨,这是没有道理的。
美股的走好,是符合美国国内情况的。第一,美国经济继续处于复苏的路上,而且还没有加速。这种预期直接导致美国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提升。这从美元指数的跌跌不休甚至逼近历史低点,也可以看出端倪;第二,全球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普遍减速,通胀风险提升,导致国际资本回流,推高美股。因此,美股走高,是有其内在原因的。
反观A股,上述两点,恰恰就是A股走弱的部分原因。中国经济增长放缓,通胀预期不减,货币政策持续紧缩。因此,美股和A股呈现截然不同的相反走势,两者不仅没有正向关联,反而在相反方向上互为因果。
中国股市在两个方面受到推动,一是宽松货币和积极财政政策的推动,二是国际热钱流入和流入预期的推动。而前一个因素,经过两年的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调整,已然渐次衰减,之所以关注美联储货币动态,就是因为,要关注第二个推动因素的发展变化情况:一旦国际资本“流入”和“流入预期”发生变化,将对A股带来不小的冲击。
李伟认为,若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在转型的门槛上,那对A股影响就很大。将带来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让实际的资金流向发生相反方向的变化。二是导致流入预期发生重大变化。都对A股不利。
这几天B股的暴跌,李伟认为,本质上的原因,还是首先受到美国因素的提前影响。毕竟,对美国政策感应最灵敏的,还是B股。B股的率先破位暴跌,是“秋”江水“冷”鸭先知。节后股市的走势,李伟认为是,风险大于机会,仓位控制第一。(综合《股市动态分析》、《每日经济新闻》)
新闻回放
美联储加息“大约在冬季”
4月27日下午2点半,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用微微颤抖的声音开始了历史上首场新闻发布会。他坐在一张桃木椅子前,身边并无副手,虽然最初有些紧张,但很快开始展示自信。
美国的记者关注国内通胀、通胀预期与就业,而世界只关心这些问题让美联储做出的决定。
事实一如市场预期。美联储将于今年6月如期结束6000亿美元的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QE2),但依然会“在更长的时间”内继续保持现有宽松的利率水平。
在问题回答环节,伯南克为QE2政策辩护道:从股票市场,到经济增长,再到就业,量化宽松政策的确改善了美国的经济。“我们非常清楚,量化宽松并非是一个万灵药。现在,考虑到通胀以及通胀预期,继续量宽政策变得并不那么具有吸引力。”
当天最大的亮点则是,伯南克给出了“较长时期”的另外一种表达方式,即美联储“至少再举行两三次议息会议后才会考虑加息”。这是其去年3月抛出“较长时期”说法以来的第一次。根据美联储的议息会议时间安排,“两三次利率会议后”意味着美联储将在今年11月或12月开始考量加息的可能性。
对于美国人来说,量化宽松政策意味着股市上涨、失业率回升与经济的增长,虽然看空美国国债与美元危机的说法开始在市场上流行;而对于新兴经济体来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导致的全球通胀形势更加紧迫,虽然美国人与亚洲人还在纠结到底是弱美元还是强需求引发了此轮上涨。
不管世人如何评论QE(量化宽松),美联储毕竟按下了中止的按钮。但美国真的能够从此戒了QE吗?那并无缩小的资产负债表与联储声明的含糊让人依然惴惴不安。只有一点是肯定的,美联储拥有控制通胀与保证就业的双重责任;QE是美国的货币政策(虽然全球受其影响),当用则用。
后QE时代,世界经济仍然充满了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