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0日08:35 来源:扬子晚报
通宵排队、5000人抢100多套房、一个房号炒到10万元……近期,楼市疯狂的“抢房号”现象在各地频繁上演。究竟是房源紧张还是“炒作圈钱”?“放号风波”背后有着怎样的黑洞?透过这些怪现象,人们看到的是一些开发商的有恃无恐,也有一些相关部门的监管缺位。
据调查,目前开发商放号形式五花八门,令购房者眼花缭乱。
名头一:诚意金。开发商在楼盘尚未开盘时,向购房者收取“诚意金”,数额由几万至数十万元;名头二:VIP卡。有的开发商承诺,预交意向金购买VIP卡可优先选房并享受打折优惠;名头三:倒房号。杭州、南京等地最近出现倒卖房号牟利的现象,有的楼盘刚一开盘就宣布“基本售罄”,随后就有人在网上发布消息,明码标价出售房号。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今年以来,随着房地产市场转暖且快速升温,一些开发商在楼盘未取得预售证或即将申请预售证时,便开始搞内部认购,公开放号或收取诚意金、办VIP卡,不仅能圈取大量资金,还能借机摸底市场,控制销售节奏,制造假象哄抬价格。就是在这种让消费者感觉恐慌的氛围中,房价开始飞涨。
值得注意的是,“抢房号”现象愈演愈烈,一些金融机构在其中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如北京南二环的一家大型楼盘,就规定排号客户需以自己的名义向指定的商业银行存入数十万元现金后,才可成为银行的VIP客户,同时也获得楼盘项目的VIP金卡,可参与这家楼盘的产品认购,选到房后还可在总价上获得相应的优惠。银行由此把潜在购房客户吸纳为存款客户和理财客户。
有关部门三令五申,禁止楼盘在没有取得预售证时以任何形式收取订金,但一些开发商置若罔闻。显然,相关部门必须及时出手监管,加大打击违规销售行为的力度,才能斩断房价非正常暴涨的“推手”,保障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针对一些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房屋预售前收取“诚意金”的行为,一些房地产律师表示,“诚意金”并不具有法律约束力,消费者向房地产商支付诚意金所购买的只是一种机会,并非实物。部分楼盘收取的客户诚意金有的高达数亿元,有非法集资或变相揽储的嫌疑,存在极大的风险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