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1日 8:45 来源:中国金融网
运行管理专业具有业务系统更新快、规章制度变化多、实务操作性强、专业性要求高等诸多特点。工商银行江苏宿迁分行充分发挥财务会计有效发挥参谋助手、桥梁纽带和服务支撑职能,针对运行管理专业特点,结合全辖运行管理工作实情,切实做好信息管理工作,努力提升信息管理工作服务全行中心工作、服务大局的整体水平。
一、抓好信息源头,确保信息管理工作的针对性。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好的信息、好的建议务必建立在详实掌握第一手材料之上。为此,财务会计部切实抓好三个源头,确保建议信息紧贴前台、紧贴业务、紧贴实情,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一是从基层调研中获取建议信息。组成调研小组,深入基层,深入前台一线,通过听取管理人员工作汇报、组织一线员工座谈、现场坐班观察,结合中后台风险监控数据分析,对调研中发现的一些热点问题、焦点问题进行归类汇总。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市分行将陆续出台一些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的工作措施,力求做到心中有数、决策有据、措施可行、行之有效,有效实现业务决策层、业务管理层、具体业务操作层的无缝衔接。
二是从专项检查中获取建议信息。近期,着重对票据业务、反洗钱、现场管理、非营业时间业务管理、远程授权业务、准风险事件检查监督等业务进行高密度、高频度专业检查,通过全方位、全面运行管理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汲取教训,总结经验。
三是从案例剖析中获取建议信息。2010年3月,市分行在月度管理例会上,对近期内控合规部《基层行关键岗位轮换检查情况分析》、《宿迁分行远程授权业务检查情况分析》、《宿迁分行2010年1月准风险事件检查监督情况分析》等检查通报中的一些典型案例进行讲解剖析,通过对真实案例、风险事件、违规行为查处的通报剖析,警示和提醒所有人员务必充分结合本支行、本网点、本岗位、本人业务办理的实情,分析原因,提高警惕,早打预防针、多打预防针,将业务操作风险及案防隐患阻断于萌芽状态。
二、完善信息共享措施,确保信息管理工作时效性。
有效实现风险监控信息共享、风险管控工作互联互动、互促互进。
一是风险管理中心采取按月编发《差错案例分析》、《准风险事件核查通报》、《远程授权差错通报分析》等种形式,对全辖网点发生的准风险事件、风险事件、违规操作案例、远程业务授权差错情况逐一分析点评、通报剖析。
二是远程授权中心加强与风险管理中心的信息共享与交流互动,及时归纳总结远程业务授权中出现的差错与风险性操作,汲取教训,杜绝再犯。对远程授权中发现的明显错误交易、违规操作坚决退回拒绝,同时认真记录备案,及时报送风险管理中心。
三是有效加强前中后台互动沟通,多维度构筑前中后台立体化风险防控网络。着重加强与前台一线网点之间的互动交流,定期组织召开专项业务座谈会,请辖内各网点管理人员、业务骨干到会,就工作效率提升、业务风险防控、具体问题事例展开研讨,认真听取网点现场业务主管、经办员关于系统升级、业务集中、远程授权的工作意见与建议,及时梳理汇总,为提高业务处理效率、规范业务处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三、建立三项工作机制,确保信息管理工作长态可持续。
一是建立信息管理长态运行机制。将信息管理纳入运行管理专业全年性重点工作之一,由部门负责人亲自主抓,确保工作长态可持续性运行。
二是建立信息管理跟踪监测机制。重点做好两个方面工作:一是对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较强的工作建议、创新做法加大宣传推广实施力度;二是加大建议具体实施过程中跟踪监测力度。密切关注和防范建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风险、新问题。
三是建立信息管理激励考评机制。将信息管理工作纳入运行管理人员季度、年度工作考评的重要内容。对踊跃提出建议、积极报送信息,并在具体推广实施中收到良好成效的个人及所在网点给予适当奖励和通报表彰,科学调动全体运行管理人员参与信息管理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