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4日 10:56:41 来源:中国食品科技网
近日,由上海市食品药品安全研究中心编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食品药品安全与监管政策研究报告(2009)》在京正式发布。该书比较全面地体现各级政府部门、机构和社会各方面在食品药品安全和监管政策的研究和进展情况,尤其对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在体制和机制层面进行了重点探索,相信这些研究对我国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政策的修订和完善将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对食品药品监管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对食品医药企业研究、执行政府政策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2009年《食品与药品蓝皮书》指出,突发重大自然灾害因其破坏性极大,往往造成严重的危害。2008年初在我国南方发生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5月12日四川汶川的特大地震灾害,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严重的损毁,保障灾区人民食物供给和食品安全成为抗灾救灾的头等重要大事之一。书中主要就重大自然灾害所产生的集中供餐、饮用水、食物链、短期食物结构变化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以及应对重大自然灾害还存在机制上的短板效应问题;结合这两次突发特大自然灾害的抗灾救灾实践,提出了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保障食品安全的四点想法和建议。
2009年《能源蓝皮书》指出,保障食品安全,首先政府对食品安全的及时指导效果明显。其次能否及时提供必需的检测设备和检测技术力量,尽快恢复检测能力,尤其是尽快恢复快速检测能力,是保障食品安全的迫切任务之一。
另外,在自然灾害发生时,人为因素的破坏以及国际上的恐怖活动,都有可能利用食品制造重大的食品安全事件,危害性极大。因此,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之中需要纳入反恐内容,这也是当今应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新形势。虽然我们无法完全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但是,抗灾救灾使我们强烈地意识到重大灾害是可以减灾的。
由此可见,人们需要利用已有的灾害救援过程所得到的经验和有效的做法,建立科学的预警思想和理念,不断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建设和运行有效的应对机制,提升预警和防灾减灾、救助和恢复重建的能力,提高国家乃至世界整体的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
(参见《食品药品安全与监管政策研究报告(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4月出版,P60~P68)
家庭废弃药品对环境的危害被高估
蓝皮书指出,在评价家庭自行丢弃药品对环境影响的专家研讨会上,专家们认为,关于家庭废弃药品对环境、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在国际上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定性和定量的报告。亚洲国家和中国基本上是空白,缺乏基础数据。专家们认为,相对于农药、兽药等而言,家庭废弃药品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要小得多。据资料数据,一个万头规模的养猪场在正常使用兽药的情况下,每年向环境中排放的金霉素量可达300~500公斤。由于使用兽药,使得猪来源的有机肥中砷含量大增,为了避免砷对土壤的影响,农业局已经将每亩土地施用有机肥的量从250公斤控制到小于150公斤。一般而言,药物中包含大量的淀粉等辅料,中成药本身就是植物源性物质,家庭废弃药品作为生活垃圾,会被微生物降解,对土壤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因此,是否可能过高地估计了家庭来源的废弃药品对环境的危害性。[详细]
医疗器械成为现代医学领域中的重要诊疗手段
2009年《食品与药品蓝皮书》指出,医疗器械作为现代科学技术产品已广泛用于疾病预防、诊断、治疗、保健和康复,成为现代医学领域中的重要诊疗手段。近年来,随着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公众对于医疗器械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标准是保证医疗器械产品安全、有效的最基本的手段,因此加强医疗器械标准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蓝皮书指出,医疗器械作为现代科学技术产品已广泛用于疾病预防、诊断、治疗、保健和康复,成为现代医学领域中的重要诊疗手段。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飞速发展,公众对于医疗器械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医疗器械技术贸易壁垒也成为影响我国医疗器械发展的重要因素。
食品药品监管实现现代监管、科学监管两大转变
2009年《食品与药品蓝皮书》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8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03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以来,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经受了一次又一次考验,取得了显著成绩:逐步建立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监管队伍;构建了较为完备的行政监督和技术监督体系;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为龙头的法律法规体系、以《中国药典》为核心的标准体系;建立了涵盖药品、医疗器械研制、生产、流通和使用各环节的重要监管制度,实施了中药材GAP和药品GCP、GLP、GMP、GSP等管理规范;探索建立了食品安全综合监督的基本框架和工作格局;拓宽了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渠道和领域。经过30年发展,食品药品监管体系更加健全,监管能力明显提升,监管法治化水平大幅提高,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实现了从传统监管向现代监管、从经验监管向科学监管的重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