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7月02日 19:14:11 来源:资本时代
每次金融危机,对美国都是一次重新平衡的大好机会。不过这一金融系统要运转成功的话,必须得到为美国买单的国家的热情配合,相信这是对大家双赢的事情,这个击鼓传花的庞氏骗局才可以继续玩下去
新世纪世界格局的首要特点,不是9·11和反恐战争,也不是次贷危机和金融海啸,而是中国崛起。对于唯一超级大国美国来说,所要解决的头等地缘政治大事就变成了:对中国怎么办?
所幸的是,从马汉到布热津斯基,美国从来不缺战略家。
中美国与G2
2007年3月4日,也就是中国股市引发全球资本市场“227”股灾后的第五天,英国《星期日电讯报》刊登了一篇文章:《不是两个国家,而是一个:中美国》,作者尼尔·弗格森,毕业于剑桥大学基督学院,执教哈佛大学历史学和商学院,写过一部名动江湖的书:《罗斯柴尔德家族》,是举世公认的金融史专家。
弗格森“创造性”地把China与America合成一个新词“Chimerica”(中美国),并宣称这是指全球最大消费国和最大储蓄国构成的利益共同体:美国和中国不是两个国家,而是同属于一个国家,它们之间是一种共生关系,一个储蓄一个消费,一个出口一个进口,一个提供产品一个提供服务,一个储备外汇一个印制美元。他声称“这是极好的联姻,相互补充”。
就在弗格森提出“中美国”概念的第二年夏天,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的“机关报”《外交》发表了一篇名为《平等伙伴关系》的文章,首次提出中美“两国集团论”即“G2”,作者是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弗雷德?伯格斯滕,他认为中美不应再纠缠于效率低下的国际社会或国际组织,而应通过两国单独的密切合作来应对金融危机。博格斯滕明确表示,如果中美合作,会使G2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国、WTO运作得更好。
不管是弗格森的“中美国”还是博格斯滕的“G2”,都得到了美国战略家基辛格与布热津斯基的认可和鼓吹。
2009年1月12日,在北京纪念中美建交30周年活动的一次会议上,大选期间曾任奥巴马外交事务顾问的战略家布热津斯基强调说,中美之间建设性的相互依存是全球政治和经济稳定的重要根源,现在需要全力推进一种非正式的“两国集团”。布热津斯基强调,“美中之间的关系必须真正是一种与美欧、美日关系类似的全面的全球伙伴关系”,“美中高层领导人应进行例行的非正式会见,不仅就美中双边关系,还应就整个世界问题进行一种真正个人之间的深入讨论”。
几乎同时,基辛格也发表了类似的观点:美中两国应建立一种“命运共同体”结构,将两国关系提升到类似二战后大西洋两岸关系的高度。
为什么?
美国人如此热捧“中美国”,原因可以一直回溯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破产。
在布雷顿森林协定之下,美元和黄金挂钩。就是说美国人可以大量印刷美元,但是当外国人手上拿了美元之后,是可以通过外国中央银行,拿到美国来根据35美元一盎司黄金的价格来交换的。
因此到尼克松时期,美国出现了一个很要命的情况,那就是美国欠外国人,主要是欧洲人和日本人的债太多,大概是750亿美元。这些债务的主要来源,就是美国在全世界的军事支出,尤其是越战的费用。
面对债务危机,以及由此连锁导致的美元危机和国际贸易清算系统危机,尼克松政府毅然决然废除布雷顿森林体系,使美元和黄金脱钩,将美国国债变成一个新的挂钩系统。
在这个系统之下,美国开始采取不负责任的财政政策:进行大规模的赤字计划,大幅度减税(尼克松时代的富人税率是70%,今天是大概33%),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保证美国有足够的就业率,保证美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而且最好还能够把通胀率压下去。
又要加大财政支出,又要减税刺激经济;又要高增长率,高就业率,还要低通胀,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事在人为,两位美国犹太裔大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和弗里德曼还真给美国设计出来一套靠白吃白喝、依赖于吸欧洲和日本血液的国际经济体制,而这个体制的要害,就是那些向美国出口而存储大量美元的国家,要很乐意购买美国国债,当然最好是长期国债。如果可以做到这一点,那么美国高增长、高就业、低税、低通胀的好日子就可以继续下去。
美国的想法很清楚,就是要通过切断美元和黄金的联系,然后让外国的债权人,比如说欧洲和日本,手上拿着大把的美元找不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