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金融圈
针对不法分子利用家族办公室开展洗钱等违规行为,新加坡政府正在重拳出击从严打击。
媒体报道,3 月起,新加坡正加快收紧各种投资机制,要求当地家族办公室和对冲基金提供更多信息,并进一步关闭 " 不活跃 " 的实体。
此前,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 MAS ) 证实,将在 8 月 1 日前废除资产不超过 2.5 亿美元的对冲基金的许可制度,以更加严格的报告机制 " 替代 "。
记者了解到,已有获得新加坡税收优惠资质的当地家族办公室在 5 月份收到新加坡监管部门下发的新表格,要求这些家族办公室填写机构实际控制人、董事、代表和股东等相关信息,且确认这些人从未犯下、被指控定罪洗钱或恐怖主义融资行为;且家族办公室还需确认其管理在资产不但遵守新加坡金融监管要求,且没有在全球其他国家地区出现金融违规操作行为。
" 此外,新加坡监管部门还要求当地家族办公室在新表格确认家族办公室是否在新加坡私人银行设立账户,并提供账户最终受益人与相关工作人员的身份与出生国信息等。" 一位了解新加坡家族办公室最新监管政策的国内家族办公室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照要求,新加坡家族办公室需在 6 月底前提交新表格。
他直言,新加坡监管部门之所以从严了解当地家族办公室运作信息,主要目的是打击家族办公室隐藏的洗钱违规行动。
去年 8 月,新加坡破获了 28 亿新加坡元洗钱案件。在这起案件里,有涉案人员与获得税收优惠的新加坡单一家族办公室有关,比如一名涉嫌人员曾担任新加坡家族办公室 Golden Eagle 的董事。
这令新加坡监管部门意识到,需加大力度强化针对家族办公室洗钱风险的监控与防范,无论家族办公室在新加坡是否获得税收优惠,都需采取严格的反洗钱监管。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上述 28 亿新加坡元洗钱案件还牵扯多家新加坡银行机构,如今众多新加坡银行纷纷 " 如坐针毡 ",纷纷加强对富豪人群的资产来源合规性与真实身份识别调查。
记者获悉,已有新加坡银行机构正采取措施加强员工的反洗钱培训,要求他们针对持有某些加勒比岛、太平洋岛国家地区与中小国家 " 黄金护照 " 的富豪人群加强资金来源合规性的了解;针对这些富豪的资产跨境转移交易,银行内部也需加强是否被列入可疑交易的内控审查。
"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富豪人群若通过在新加坡设立家族办公室完成投资移民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流程也会变得漫长。因为富豪人群需先准备齐全资料证明自身资产来源合规性,供新加坡监管部门与当地银行审查。" 上述国内家族办公室负责人向记者直言。这是否会影响国内超高净值人群投资移民新加坡的意愿,还需观察。
。
家族办公室的 " 另类生意 "
为了发展家族办公室产业,近年新加坡政府出台多项扶持措施。
2019 年 2 月,新加坡出台颇受家族办公室青睐的对冲基金税收激励措施。一年后,新加坡又出台针对家族办公室的第 13O 条和第 13U 条税收豁免计划更新条款。
这令新加坡家族办公室数量持续增加。
数据显示,截至 2023 年底,约 1400 家新加坡单一家族办公室 ( SFO ) 获得税收优惠,较 2022 年底同比增长 27%。
记者获悉,单一家族办公室也成为富豪在新加坡设立家族办公室的主要选择。
具体而言,新加坡单一家族办公室分成两大架构:一是富豪在新加坡设立控股公司(私人公司或信托均可);二是由控股公司管理两个实体,分别是持有家族资产的投资基金与作为基金管理人的家族办公室。
其中,持有家族资产的投资基金可以采取可变资本公司(VCC)形式,要么持有单一投资组合,要么作为管理多个子基金的伞式实体,实现投资组合多元化同时,完成家族办公室与负债的 " 隔离 "。
上述国内家族办公室负责人向记者透露,VCC 作为新加坡在 2020 年推出的一项创新公司架构,本意是促进家族办公室采取更灵活的投资架构。但在实际操作环节,家族办公室相对复杂的投资架构与信息不透明状况,反而被个别不法分子利用作为洗钱渠道工具。
在上述 28 亿新加坡元洗钱案件里,涉案人员利用家族办公室管理人员的身份,一面伪造材料 " 虚构 " 银行账户资金来源的合规性,一面借助家族办公室复杂投资流程将资金 " 洗白 "。
" 其中,家族办公室的免税优惠资质,还能让这些不法分子隐藏资金洗白痕迹,躲过当地税务等监管部门对资金流向的跟踪。" 这位国内家族办公室负责人直言。但是,这些洗钱行为终究难逃新加坡监管部门的 " 眼睛 "。
2021 年,新加坡相关部门已发现一些洗钱端倪,比如有人造假文件 " 虚构 " 银行账户资金的来源合规性,且相关金融机构也提交可疑交易报告。
2022 年,新加坡相关部门通过调查,发现一个相互关联的、涉嫌洗钱的人员网络。去年 8 月,新加坡警方组织了突击检查,抓捕相关嫌疑人并破获了这起 28 亿新加坡的洗钱案,并发现多名嫌疑人拥有新加坡家族办公室管理人员或股东身份,令家族办公室或沦为洗钱渠道工具。
在这位国内家族办公室负责人看来,如今新加坡相关部门加强对当地家族办公室的审查——包括要求后者递交更详尽的信息,并着手关闭一些不活跃的实体,其主要目的就是防范更多家族办公室沦为洗钱渠道工具。
一位新加坡家族办公室人士告诉记者,目前针对新表格的更详尽信息汇报要求,绝大多数合规运作的当地家族办公室都能 " 从容应对 "。相比而言,拥有某些加勒比海岛、太平洋岛国家地区或中小国家黄金护照人员作为董事、股东的家族办公室,可能会面临更严格的家族资产来源合规性调查;此外,若家族办公室投资不够活跃且投资方向 / 投资组合与其他家族办公室 " 大不相同 "、或相关投资交易未通过银行账户操作,则可能面临一系列可疑交易的审查。
新加坡银行机构 " 如坐针毡"
随着 28 亿元新加坡洗钱案破获,新加坡当地银行也 " 如坐针毡 "。原因是这起洗钱案也牵扯多家新加坡银行机构。
一位新加坡当地银行人士此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有些不法分子通过伪造文件虚构银行账户资金来源合规性,就能 " 轻松 " 通过新加坡当地银行审查,通过家族办公室投资等行为将资金 " 洗白 ",凸显这些银行对家族办公室资金运作领域的反洗钱风控存在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在近日完成部分涉案银行的现场检查,在检查结束后,通过向涉案人员提供存款账户、贷款和其他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有可能面临罚款或其他处罚措施。
受此影响,如今新加坡当地银行纷纷加强针对家族办公室的资金来源合规性审查与富豪真实身份识别。
上述新加坡当地银行人士向记者透露,为了避免接触非法资金流动,越来越多新加坡银行机构已积极采取措施,对富豪客群与潜在超高净值客户进行更严格的审查,其中包括加强银行人员的培训,让他们能准确识别各类复杂洗钱手法与不法分子常用的资金性质掩饰技巧;强化银行对可疑交易的风控力度与报告效率,确保银行业务 " 远离 " 非法资金流动。
记者获悉,已有新加坡银行机构着手对富豪真实身份加强审查。其中,若富豪持有某些加勒比岛、太平洋岛国家地区与中小国家 " 黄金护照 ",且不大会说英文,银行将加强这些富豪资金来源合规性的审查,并对其投资交易与资金跨境转移加大反洗钱风控审核。
此外,部分新加坡银行机构还对部分富豪投资买卖新加坡高端房地产的资金来源与资金流向加强了跟踪审核,以防范其中隐藏的洗钱行为。
前述新加坡家族办公室人士直言,当地银行这些行为将推动新加坡家族办公室行业在客户审查、反洗钱风控等方面进入 " 严格审核 " 阶段,或将促进新加坡家族办公室产业加快 " 优胜劣汰 " 步伐。
在他看来,未来在客户审查、反洗钱风控方面不达标的家族办公室服务机构、金融机构、经纪机构都在逐步退出市场。尽管这在短期内会给新加坡家族办公室产业发展带来 " 阵痛 ",但就中长期而言,它将促进新加坡办公室产业更具操作合规性,反而会吸引更多全球富豪选择在新加坡设立家族办公室。
" 目前,中国富豪仍计划在新加坡设立单一家族办公室落实家族资产全球化配置,我们正建议他们先收齐资料先证明财富来源合规性,并清退一些可能会引发洗钱怀疑的黄金护照,再逐步在新加坡设立单一家族办公室。" 这位新加坡家族办公室人士指出。尽管这些流程相当繁琐漫长,但对中国富豪而言,合规经营的家族办公室将 " 省去 " 实际操作环节的诸多额外 " 烦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