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28 14:34:20 来源:中金在线
http://stockcity.cn/bank/jjyh/2009-10-28/bank_20091028143420_2226810.html
国庆节8天长假,通过倒卖商场、超市等的购物卡,有的"老牛"在国庆黄金周8天的收入能达到上万元。"老牛"老郝透露,他的月收入在万元以上没问题。
年底将近,卡贩子又开始忙活起来,他们以8.5至9折的价格从顾客手中收卡,然后再以9至9.5折的价格出售,从中牟利。
"老牛" 月收万元不成问题
近日,记者在庄胜崇光百货对面一家小饭店见到了商场"老牛"老郝。
老郝来自辽宁,做卡贩子已经4年之久。现在,他已经很少到商场门前亲自收卡卖卡了,而是通过电话与"小牛"联系,从"小牛"手中收卡。他向记者坦露,每月收入都在万元以上。
国庆账单 今年国庆8天入账超万元
老郝在今年国庆黄金周的8天时间内,收了30万元的卡,以9折收的卡,花了27万元。
然后,他再以9.5折卖出,共卖出28.5万元,获利1.5万元,是平时的三四倍。
介绍"小牛"入道开发卡源
老郝在与记者交谈的40多分钟里,前后有6名"小牛"来找他卖卡,卡额总计7000余元,通过这7000余元,老郝就可以挣到350元。而且他马上还要到百盛、翠微大厦、新世界等地去找那里的"小牛"收卡。
老郝还向记者介绍:他手下的"小牛"有近十人,大部分都是由他介绍入道的,有的"小牛",一连几天都收不到卡,挣不到钱,他就会预先支付给他们一部分钱,等收到卡后再还钱。此外,他也向别的"小牛"收卡。
"大牛"流动资金至少20万
如何才能成为"大牛"?老郝介绍:除了有一定的购物卡源,还要有几十万元的本钱,没有本钱,也成不了"大牛"。
老郝给记者算了一笔做"大牛"的账:他每天平均收卡在1.5万元至2万元左右,10天至15天才能将卡倒卖出去,有时时间要更长一些,因此,手中最少要有20万元作为流动资金。
他说:很多人之所以成不了"大牛",原因就是手中没有足够的流动资金,以便周转。
据了解,成为"大牛"还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可以很快将收购来的购物卡倒卖出去,这就要求培养固定的大客户。
生意竞争相互也拆台
据老郝说,现在的"大牛"也不好干,很多"小牛"身在曹营心在汉,表面听你的,可经常是三天五天收不上来卡,实际上,这些"小牛"把卡卖给了别的"大牛"。
他告诉记者,前不久,他手下的十几个"小牛",好像约好了似的,都收不上来卡了,有时候一天他只能从"小牛"手中买到几百块钱的卡。
幸亏他自己本身有一些客户,才保住了"大牛"的地位。后来他才知道,原来是另一个"大牛"暗中捣鬼:偷偷以高于他0.2折的价格,从他的"小牛"手中收购购物卡。
银行卡成“交易”香饽饽 用你的卡办他的事
:“本人大量高价收购空银行卡,100元到200元一张,无需开通任何业务,可以正常存取款就行,有多少要多少……”昨日,市民刘小姐向本报报料,称其多次收到这样的短信。记者了解到,近期手机和QQ上“收购银行卡”的消息满天飞,其中,四大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的借记卡和信用卡备受“青睐”。
银行卡“明码实价”收购
记者按照刘小姐提供的电话,与收购银行卡的赵先生取得了联系,并提出愿意出售银行卡。赵先生十分热情地表示,无论是哪家银行哪种银行卡,他们都可以收购,但最好是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招商银行,以及邮政储蓄的新卡,并已经开通网上银行。而各个卡种都有“明码实价”,旧的闲置卡一般100元一张,没有任何交易记录的新卡150元一张,号称“智能卫士”可以保护网银安全的U盾卡,则是200元一张。他还告诉记者“多开卡多赚钱”的方法:只要有身份证就可以到银行办理,每个银行限办两张。不过,同一个名字,同一个地区的仅限6张,多的不收。
至于怎么交易,赵先生说,可以见面现金交易,也可以转账交易。如果选择转账,要先将银行卡快递到指定地址,他在收到卡并确认了密码以后,再将钱汇出。在提供银行卡的同时,还必须提供办卡人姓名、身份证号和账号。因为以前在收购卡的过程中,也曾经遇到没有信誉的卖家,收了钱以后又将卡全部挂失,让他损失惨重。
买卖市场各取所需
那么,这些卖出的卡会不会用来从事非法活动?自己会不会惹麻烦上身?面对记者的疑惑,赵先生再三强调“不会有事”。不过,他也只是个“中间人”,收购来的卡他也是要转卖给别人的。据他了解,有的人收购银行卡是用来申请一种名为“广告联盟”的网络广告中介平台,作为收汇款用,因为广告联盟一个银行账户只能申请一次。所以,要申请多个广告联盟,就需要很多个银行卡账户。有的人则是因为生意、业务等,需要接受汇款、转账或者送礼,但又不想使用自己的真实身份证,也需要多个银行卡。
虽然,赵先生不愿透露收购回来的银行卡可转手以后的价钱,但记者在QQ上看到一些 “代售银行卡”,并注明见货付款或支付宝交易的广告,价格每张在300-500元不等。还承诺说,银行卡都是用捡来的身份证去开户的,没有风险。如果客户有特别需求,也可以根据指定的姓名订购银行卡。
买卖银行卡可以涉及违法
空置的银行卡可以卖出好价钱,这个便宜到底能不能捡?在记者的随机采访中,大部分市民表示,情况不明,不敢“铤而走险”,只有个别人认为,没用的卡可以赚钱也不错。
广东大公威德律师事务所律师林叔权提醒市民,尽管收购银行卡并不构成违法,但是银行卡具有强烈的私人属性。收卡人如果以牟取暴利为目的而进行收购,一旦使用透支,或者利用这些银行卡从事诈骗、洗钱或其他违法活动,按照《刑法》、《银行法》和《反洗钱法》的相关规定,即使办卡者毫不知情,买卖双方也都要承担连带法律责任,严重的还会构成刑事犯罪。
公安部门有关负责人也分析指出,目前不法分子经常利用银行卡进行各种各样的诈骗。很多情况下,在破获金融诈骗犯罪团伙的同时,都会收缴到大量的银行卡。另外,通过收购陌生人的银行卡,还可用于洗钱。即通过一系列隐秘的金融交易,通过多个账号,逃避侦查并将资金转移。因此,市民切勿因为一时贪图小利,而助长了犯罪分子的非法活动,并给自身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倒卖银行卡形成洗钱新风险
最近一些媒体披露,在网络论坛、贴吧里发现,极具个人私密属性的银行卡频频被当成商品买卖。一张普通银联借记卡的收购价少则三五十元,高则上百元,开户行不限,开通网银的银行卡身价还更高,这让许多手持数张闲置银行卡的市民免不了怦然心动。不少网友在收购银行卡的帖子后面留言,留下联系方式,表示手中有闲置的银行卡可以出售。
随着我国反洗钱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金融机构普遍建立了反洗钱防控网,有效的客户身份识别措施让洗钱分子原形毕露,洗钱分子很难再通过批量开卡、代理业务开通洗钱通道,于是银行卡在网上热卖应运而生,但是由此引发的洗钱风险隐患不容忽视,须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笔者认为,各有关部门应从几个方面加强防范工作。
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民众的风险防范意识。金融监管部门应通过媒体或其他途径对民众普及金融知识,特别是金融风险方面的知识,提高公民的金融文化素质,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反洗钱法》规定了金融机构向民众宣传反洗钱相关知识的法定义务,所以,金融机构应在办理银行卡业务时,要提醒或警示客户不得以银行卡谋利为他人提供资金支付结算渠道,告知客户为他人提供资金支付结算渠道对社会和客户本身所产生的危害,并在《服务协议》中明确双方的法律责任,从思想源头上堵住买卖银行卡的行为。
打击买卖银行卡行为,捣毁银行卡交易平台。执法部门应根据媒体反映或其他渠道的举报,打击买卖银行卡行为,捣毁银行卡交易平台,净化金融环境。把违法犯罪活动消灭在萌芽状态,而不是在违法犯罪活动对社会和民众影响很深的时候才采取行动,改变充当“灭火队员”角色的被动局面。
加大对银行卡客户存取款交易监控力度,及时发现可疑交易。金融机构要在做好银行卡客户身份识别同时,加大对银行卡客户存取款交易监控力度,按旬或月的时间频度分析和回顾银行卡客户的存取款交易行为,与同质同类客户的交易行为进行比较,尤其要注重分析交易金额、频度与客户职业身份特征的逻辑配比关系,及时发现和上报可疑交易。
限制个人持卡数量,将客户办理银行卡信息纳入征信系统,避免金融机构泛滥发卡。网络上出现买卖银行卡现象,与银行间银行卡业务不理智竞争,泛滥发卡有很大关系。现在一个人拥有多张银行卡是不争的事实,这给倒卖银行卡活动提供了充足的“货源”。在银行卡已经实现银行间通存通兑且同质化的情况下,监管部门可以尝试施行限制个人办理多张银行卡的法规,并将个人办理银行卡情况纳入征信系统,银行机构借助此系统掌握个人开卡的情况。如客户要办理超过法定数量的银行卡必须先销旧卡后办新卡,控制客户办理的银行卡超过法定数量,从源头上避免金融机构泛滥发卡导致一人多卡现象的发生。
笔者建议,应适当修改反洗钱相关法律规定,将以谋利方式为洗钱分子提供资金支付结算渠道,特别是通过买卖银行卡提供便利洗钱渠道的行为视为洗钱犯罪。
信用卡积分积分明码标价 倒卖利润非常丰厚
信用卡积分也能成为“生财之道”。
近段时间,网上“信用卡积分回购”火暴。《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发现,最近在各大知名论坛都相继出现“收购”帖子。其中,工行、建行、中信等多家银行的信用卡积分,均成为交易商品。
积分明码标价
杭州的徐小姐最近发了一笔“小财”。她手中建行信用卡已有10万多积分,通过网上交易后,积分变成了360元现金。
记者发现,信用卡积分回购的报价比较透明,在淘宝网以及各类信用卡论坛上都可以查到。一般情况下,信用卡积分的售价为一万分20-25元。不过,招行白金卡积分兑换价格最高,一万分最高能兑1000元左右。
业内人士透露,刷卡消费1元值0.002元礼品价值的标准,在信用卡业内比较普遍。
考虑到积分兑换额不同,在收购过程中,买家一般会按照整数倍购入。一位淘宝买家明确表示,招行的白金卡,只按照1200的倍数收,即使卖家有10000积分,她只收购9600分,价格为864元。而农行、民生银行、交通银行等,都按照9000分回购。
积分“中看不中用”
积分“中看不中用”,是导致信用卡用户出售的重要原因。
据了解,信用卡积分会过期,通常较长的为3年,较短的则为1年,过期“不用”即被清零。此外,信用卡积分兑换物品单一,或是不符合客户实际需求,如杯子、镜子、帽子等礼物经常会成为积分兑换的产品,一般用户对这些礼物通常都不感兴趣。
对于很多个人用户来说,正是因为喜欢的东西往往积分不够,不喜欢的东西兑换了也没用。所以,他们宁愿“割爱”卖给“黄牛”,也不再望“分”兴叹。
倒卖利润丰厚
信用卡持卡人将积分换“金”,而“黄牛”可以将里程换“金”。有回购者表示,在业务较好情况下,每个月收购资金近30万元,月净盈利一两万元。
专门收购积分的罗先生告诉记者,他们的积分收购都在淘宝网完成。“卖家把自己要出售的积分在淘宝网上建立一个链接。随后我会拍下该交易,用支付宝付款。我会把我的航空公司会员卡号告诉卖家。然后卖家去银行把积分换成里程。只要我的会员卡上收到里程,我就会确认支付。一般第二天钱就会到账。”
当累积到一定规模的里程后,买家便到航空公司兑换成免费机票,随后对外出售,赚取差价。
倒卖银行卡大军扩大 私下交易900%暴利
倒卖银行卡这支大军正在逐渐扩大
"因为生意、业务等需要,要接受对方给你汇钱、转账、消费、送礼,又不想暴露真实身份,你只需要一张理想的中转卡。"陈生将自己的QQ签名设置成这样一段话,而签名为陈生换回了每日数百元的收入。
随着人们需求的多元化,倒卖银行卡正在网络上兴起,陈生正是这个团队中的一员。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并无固定的工作场所,有的只是一部手机,一个QQ,一个分工明确的团队,通过银行开户、转让的形式,一张银行卡就变成了一张百元钞票,利润率高达900%。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下,倒卖银行卡这支大军正在逐渐扩大,但这种行为非常隐蔽,并不为银行等机构和部门所掌握,存在一定的监管难度。而从事倒卖银行卡生意的陈生们,正在享受着即时通讯工具、C2C网站为他们所带来的利益。
私下里的交易
熟悉陈生的人都知道他有两种身份,在单位他是一名普通的公司职员,而私下里他是一个"老板",尽管没有固定的工作地点,也不用朝九晚五上下班,但仅从交易量和收入上来讲,他的第二职业已然成为主业。对他而言,不愿意放弃本职工作的原因很简单,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工作性质决定了从事这行的人要低调,绝对不能太过张扬。"
"越少人知道越好。"这是陈生初涉这个圈子时就给自己定下的规矩,尽管一年已经快过去了,但这条座右铭却始终没有变。
陈生自认为不懂法,但却清楚买卖银行卡肯定是违规的事情,所以不可能光明正大的从事这项工作。他的绝大多数客户都是通过网络认识的,11日,陈生对记者说,"通常从事买卖银行卡的人都有一个特点,他们的主要沟通工具就是一个QQ,甚至连手机号都不留,一方面是节省成本,另一方面主要是躲避银行等机构或个人的追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记者了解到,由于倒卖银行卡本身比较敏感,原来C2C网站对这种交易管得比较松,但随着从事这行的人越来越多,为了规避风险,网站都对这种交易进行了限制,一些监管较严格的网站甚至专门成立了追查小组,一旦发现立刻封杀。
究竟是一些什么人在消费银行卡?他们购买银行卡的目的又是什么?根据陈生向记者提供的信息,记者联系上他的一个客户林先生。林先生告诉记者,他是某广告公司的负责人,由于工作需要,平时要与各种不同行业的客户打交道。为了谈成一个生意,难免要付出一些额外代价。"转账和划款,公司是不希望被他人监视到的,而对于公司负责人来说,身份的保密性也是极为必要的。"实际上,普通的借记卡此时已经成为林先生们的"必需品"。
陈生向记者透露,购买银行卡的人基本上都是社会上层和名流,他们并不想让更多人窥探到他们的身份,买一张非真实身份的银行卡作为自己的小金库,这才是他们的最终目的。
900%的暴利
跟陈生一样,QQ名为"出售银行卡"的老李也算是这个行业中的"元老"。老李从2007年就开始做倒卖银行卡的生意,虽然在刚开始做的时候遇到过一些无法想象的困难,甚至还遭到过客户的"投诉",但经过近两年的经营,老李逐渐找到了路子。
11日上午10时整,老李准时打开电脑,1分钟后电脑进入到桌面状态,联入网络后老李首先打开QQ,熟练的输入号码和密码,随着小企鹅的颜色从黑白变成彩色,刚刚登录网络的老李就收到10余条不同网友发来的信息。
逐个打开信息浏览一遍后,老李有选择性的选中了其中一条,对话框里的文字非常简洁"银行卡多少钱?"老李反问"普通卡吗?100元一张"。据了解,普通卡就是所谓的借记卡,除了可以存钱取钱以及转账等基本业务外再没有其他多余功能,这种卡比较普通,价格也相对便宜。而如果要开通网上银行,或者申请安全工具等其他功能,卡的价格就更高了。
"开通网上银行一张卡加50元,安全工具要看银行和等级,价格通常在100-150元之间。"老李快速回复网友,当得知该网友要一次性购买10张普通银行卡的时候,老李以一种外交似的口吻表示,"10张可以打8折,800元。"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老李开出了750元/10张的价格,并明确表示该价格绝对是目前市场中最优惠价格,"价格绝对不能再低了。"
记者从多家商业银行了解到,普通客户到银行申请办理一张借记卡,只需要交纳一定金额的工本费,多数为10元,另有极少数银行不收取任何费用。如按照较普遍的10元/张工本费,100元/张的转让费用计算,像陈生、老李这样的专业倒卖银行卡的人,一张卡的利润就达到90元,利润率则高达900%。
分工明确的团队
11日,记者在百度上输入"银行卡 出售"五个字,得到符合条件的结果竟然高达900余万条。
尽管从事这个行业的人都很谨慎,甚至比较隐蔽,但根据记者了解到的情况,一个从事倒卖银行卡的人的背后往往有着一个完整且坚固的营销团队,而更让人惊讶的是,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有着明确的分工。
有人专门负责到银行开户,但为规避频繁开户对银行造成的不信任感,负责这部分工作的成员通常不是非常固定,总是有不断会有新人加入到团队之中,而队伍越壮大,开卡数量就会越多。
另外,为了吸引更多的客户,宣传是极为重要的一环,这部分人通常负责在QQ上与客户聊天,向客户介绍"产品知识",最终消除客户的顾虑。最后是核心人物,就是像陈生一样的团队总负责人,负责人的工作是制定行动方案,掌控大局,把所有风险控制到最低点,然后赚取最大的利润。
陈生向记者透露,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倒卖银行卡的大军当中,这个行业越来越不好做,"原来100个人吃一块蛋糕,现在突然增到200人,有几个能真正吃饱?不过,做这行关键是信用,原来做过交易的老客户还是会选择买你的东西。主要是新客户这一块,这部分客户数量不少,但最终选择到哪里买还是人家说了算。"
陈生透露,一张银行卡会给原持有人等值的提成,也就是说10元工本费的银行卡,就要付出10元的成本,但相比于动辄上百的转让费,这个成本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记者耗时一天跟踪陈生的交易,在11日一整天时间里,陈生分别与不同的5位网友达成购买协议,一共销售了5张银行卡,以当日成交量为参数,按100元/张的价格计算,一个月下来的直接收入就是15000元(据陈生透露,尽管无法确定每日销量,但5张只是保守估计,如按月统计,平均每日销量绝不仅5张)。
无处不在的风险
记者调查发现,银行卡的交易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货到付款,一种是借助网站的担保交易系统。
11日,一位QQ名为"买卖银行卡"的网友得知记者要大量收购银行卡后,立刻发来信息,"10张以上享受批发价,10张750元"。记者询问"如何交易?"随后该网友发过来一个交易须知,"新客户一律支付办卡成本方可发货,想先要卡的朋友你找别家!我的卡不是大街上捡来的,是从银行买来的。老客户或有老客户担保的朋友可以货到付款。"当记者表示如何保证付款安全时,该网友却反复向记者强调"请仔细看好内容,不要再问上面已经解答的问题。"
老李告诉记者,货到付款这种交易方式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但这种交易方式反而很好的保护了消费者的利益。担保交易则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这种方式通过正规C2C网站进行交易,在这种交易中网站充当了中介和担保方,对交易双方都具有较强的约束力。"不过现在网站也在严打这种交易,但交易人为躲避网站的监察会将交易物品更改成合法的名称,例如服装、名片等,这样就合理规避了风险。"老李说。
涉嫌非法交易
11日,长春某商业银行营销部一位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通常来讲,商业银行并不会限制个人开立借记卡的张数,因此银行很难对这种私下里的交易进行管制。不过,这种交易存在很大风险,甚至不排除盗用他人信息进行诈骗的可能,一旦发生这种事情,开户人很难逃脱连带责任。另外,办理多张银行卡也无法排除洗钱的可能性,对于这种金融犯罪行为,银行势必要严厉打击。
吉林良智律师事务所王俊丽律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银行卡是私人物品,借用他人身份开立账户再进行交易涉嫌非法交易。如果利用倒卖而来的银行卡进行收贿受贿,甚至诈骗、洗钱或者从事其他违法活动,我国《刑法》、《银行法》、《反洗钱法》中都有相关规定,即便毫不知情的持卡人也逃不开连带责任。
靠倒卖信用卡积分月收入竟然上万
北京晨报记者昨日从华夏银行了解到,从本月31日起,该行信用卡积分兑换国航里程将设置上限,同一客户名下所有卡的积分每年兑换里程数累计不得超过20万里程。
华夏银行是近期第三家对信用卡积分“黄牛”采取封堵措施的银行,此前民生银行和兴业银行已经出手。
从本月1日起,民生银行开始对信用卡积分兑换国航里程收取手续费,收费标准为1.5万积分或30元/次,普卡、金卡和标准白金卡每年只有1次免费兑换机会。兴业的措施更为严厉:从5月底开始,该行信用卡兑换航空里程的受益人仅限持卡人本人,里程只能存入持卡人的航空公司会员卡,不能存入黄牛指定的其他会员卡。
“现在不收兴业的积分。”记者昨日联系的一位江姓“黄牛”表示,直到5月中旬还在收购兴业积分,收购价是25元/万分,目前主要收购中国银行、中信银行、交通银行和浦发银行信用卡积分,收购价在20元至28元/万分之间。招商银行白金卡积分的收购价最高,大约是800元/万分,这是因为其积分兑换国航里程的比例十分优惠。
不过,该“黄牛”表示,除了兴业之外,其他银行新增的限制基本不成问题,手续费可以转嫁给卖积分的持卡人,并且大多数银行目前尚未有积分兑换里程的限制。
从今年5月以来,关于信用卡积分“黄牛”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报道称,“黄牛”把收购的积分兑换为航空里程,再把航空里程免费兑换成机票卖出,一个月的纯利润高达上万元。昨天,这位江姓“黄牛”告诉记者,收购积分不是难点,关键是找到高利润航线机票的买家。他表示,以前还做过北京飞拉萨航线的生意,利润率超过100%。
购物卡疯狂引来倒卖“黄牛” 发行10亿可赚1亿
为掌握上海市非金融机构从事支付清算业务的情况,日前,央行上海总部正式启动对上海从事支付清算业务的非金融机构的登记工作。
根据央行总行4月17日发布的今年第7号公告,目前各地区央行分行都在进行类似行动,摸底非金融机构从事支付业务的情况。业内人士判断,依据这些登记结果,央行极有可能在未来出台相关法规,将这些类似银行业务的机构正式纳入监管范围。
一张购物卡,涉及商家、发卡机构、消费者甚至参与倒卖的“黄牛”。《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发现,无论是专业的第三方发卡机构,还是直接发卡的商家,发卡之后都能获得巨大的现金流,这正是他们争相发卡的主要原因。在这背后,一条围绕购物卡的利益链浮现出来。
利益链·商家
利润超过零售 争发购物卡
商家之所以热衷于发购物卡,关键在于购物卡不仅能提前带来现金流,还会由于过期、损毁、零头放弃等各种原因,每年有大量现金沉淀在卡上,这些资金一旦过了有效使用期,就落入商家腰包,成为商家新的利润来源。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团购购物卡的名义,联系了多家商场、超市,得到的回复基本是“可以定制,不设上限”。
据悉,节假日是购物卡销售的高峰期,面值10万元的购物卡在市场上也可以获得。在促销活动频繁的商场,购物卡的销售更为火爆。上海某大型商场的企划人员对记者表示,在商场推广购物卡,主要是为了锁定目标客户。
据一家国企财务负责人介绍,以答谢客户、送礼、员工福利为目的团购购物卡,该企业一年将支出大约300万元。
“我们发行的卡,只能在我们的门店内使用。”在这些理由的背后,是强大的现金流诱惑。
据悉,购物卡的发行方可分为商户自己和第三方发卡机构两种。如果是商户自己发卡,不仅可享受客户购卡的服务费用(通常是1%,对多用途卡可达3%),而且还能获得卡内的残值(指过期时卡内的余额,国际上通常有5%~6%)。据记者了解,在一家年销售上亿元规模的商场,卡内残值一年有近500万元。
以一家年发行10亿元购物卡的大型商户为例,假定客户均匀消费,则平均有5亿元的存量资金,按最保险的方式存入银行,可获取6%~8%的协议贷款利息。再加上1%的手续费收入,以及5%的卡内残值,一年就有10%以上的纯利润。这也意味着,年发行10亿元购物卡的商户,一年就可赚1亿元利润。
据介绍,大型超市的普通商品销售平均利润率也就5%左右,发行购物卡的收益比这多出一倍,因此很受欢迎。另外,购物卡的发行不受监管,对于卡的使用,商户有“解释权”,为此,越来越多的商户加入到发行购物卡的行列中。
利益链·第三方机构
利用现金流 转投资本市场
除了自己发卡,许多商家还以“返佣”的形式,将发卡权利交给专业的第三方发卡机构。家乐福内部人士就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我们的购物卡通常交由第三方机构负责发行。”
第三方机构帮商户发卡,售卡资金通常是按一定周期(如按月)结算,结算时将存量资金划给商户。与商户自己发卡不同的是,手续费可能更高,或达到3%,而且发卡机构还可以取得0.8%~3%的返佣,餐饮、美容等服务类企业的最高返佣比例甚至可以达到20%。
在北京,以资和信集团的“商通卡”为代表的预付储值卡活跃在各大商户,资和信网站上的信息显示,“商通卡”每张最低额度是100元,最高额度是10万元。
据公开资料显示,资和信集团下设担保公司、贸易公司、科技公司和典当行等10余家子公司,目前集团总资产已达十亿元。不仅如此,资和信的身影还活跃在资本市场上。据记者初步了解,该集团下属的北京资和信咨询中心、北京资和信担保有限公司和北京金军资和信风险投资有限公司曾持有中青旅(600138,股吧)、中体产业(600158,股吧)等多家上市公司的股份,甚至曾位列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
巨大的市场需求,还衍生了以倒卖商场购物卡为生计的“黄牛”,他们经常出没于各大商场、超市门口。
在上海徐家汇一带,一名常年倒卖各大商场(超市)购物卡的资深“黄牛”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他的收购价一般为卡面金额的9~9.5折,然后以9.5~9.8折的价格卖出,“我们一般只收千元以上的卡,一个月可收购30万~50万元。”也就是说,“黄牛”倒卖一张1000元金额的收购卡,可获30元的利润。一个月算下来,收入可观。
专家建议
将购物卡纳入金融管理体系
4年前,由于美亚公司倒闭,该公司发行的大量“万胜卡”至今没有解决,持有该卡的消费者四处投诉,却难以找到负责处理的相关部门。
由于对发卡机构资质并没有严格的审核标准,一旦发生商家携款逃跑或倒闭的情况,消费者在预付卡上预付的款项,就很容易打水漂。由商家关门引起的预付卡纠纷,至今仍没有得到解决。
对购物卡等预付型消费卡加强监管的呼吁,多年来从未停止过。
对于不记名经常产生的“盗刷”等侵害消费者利益的案例,不少发卡机构在接受采访时闪烁其词,表示“一切听监管机构的”。但是,现在许多地方并没有明确的监管机构。
有关专家呼吁出台相应规范制度,建议中国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将预付型消费卡纳入金融管理体系,并结合现阶段的使用情况,对预付型消费卡的概念、功能、使用范围、对象等内容进行重新定义和规范。
专家还建议,对预付型消费卡的发卡主体的资本金要有限定,实行记名制,明确卡的使用范围及单张卡最高金额等。此外,应对沉淀资金采取封闭式管理,由发卡机构选定托管银行进行资金管理。
记者获悉,为了规范第三方支付市场,关于筹建“全国支付清算协会”的讨论也在进行中。
购物卡催生“灰色”收卡人 倒卖成腐败变现帮凶
黄金周里,形形色色的购物卡“蜂拥而上”占据了不少商场消费点的台面。有人瞄准了购物卡里的“商机”,长假前后忙着倒进倒出,赚了不少钱。但法律界人士表示,购物卡倒卖为法规所不许。
“逢年过节的,单位都会发些东西,购物卡是少不了的。”单之影在浙江一家事业单位上班,丈夫也在同一单位。“十一就发了300元水果票和600元超市购物卡,两个人就有1800元,水果票是定点定时消费的,哪用得完?”单女士心里盘算:“还有一个礼拜就到期,真不行了,就上网转让。”
想到网络转让的人还真不少。在杭州几个比较有规模的人气网站,记者都看到了有低价转让购物卡的帖子。一位住在杭州濮家新村的网友说:“现有沃尔玛购物卡一张,价值630元,使用期1年,因购物不便,欲以530元转让。”除了转让,还有换卡的。杭州某知名网络论坛斑主说,光10月5日、6日两天论坛上有关购物卡的帖子就超过了110条。
“高价收购超市卡、代金券、水果票,上门收取,联系电话……”7日,还在下沙读大学的朱小姐收到了2条这样的手机短信。她怀疑:“恐怕又有什么陷阱吧。”
“要啊,你那里有多少?一般收购价都是7折。”依据短信提示,记者联系上了短信的群发人宗先生。对方说,他做这样的生意已经快一年了,每到放假他就很忙碌,现在他甚至请了2个帮手。“折扣主要由卡决定,包括超市规模、剩余金额、使用期限、消费类别。指标不同,回收的价格也不同。”宗先生说,见了卡,根据具体情况,他才能和持卡人商谈收购价格。
“这有什么可骗的,我给你钱,你再给我卡。”为了证明他的“清白”,他说10月7日当天上午他已经回收了总面额超过4000元的各种代金券。“我们最忙的日子就是长假结束后半个月,今年五一后两周我开车收卡的总里程超过3000公里。”——这样的里程数几乎等同于杭州的出租车了。据宗先生介绍,依靠短信群发了解到的信息要远比在杭州中山路、延安路、解放路等商场集中的地方直接询问有效得多。“过了生意旺季,我还会常年在网络上收购各类购物卡,一年下来糊口过日子是没有问题的。”
记者也粗粗给类似宗先生这样的职业收卡人算了笔账:7折回收,最低9折卖出,其中有20%的利润,以10月7日的“营业额”来算,8000元卡面额能给他带来1600元的利润。
尽管购物卡回收职业人的利润不错,但浙江君安世纪律师事务所梅宁律师提醒,国家早在2001年就下达了禁卡令,购物卡、代币卡经营属违法行为,参与其中进行倒卖更为法规所不许。“一收一卖间,收卡人甚至可能会成为腐败人变现的帮凶。”
银行卡350元就能倒卖?倒卖闲置卡或用于犯罪
银行提醒:出卖闲置卡有风险
银行卡是居民普遍使用的支付工具,一人拥有几张银行卡也是十分普通的事情,也因此造成了大量的“睡眠卡”。于是,有不法分子通过倒卖闲置的“银行卡”以谋利。
记者近日从网上发现,网上有不少出售或者收购中山银行卡的信息。银行专业人士提醒,出卖闲置银行卡等于出卖了自己的个人信息,要提防不法分子利用其进行违法活动。
普通银行卡350元可买到
昨日,在中山某论坛上,记者发现一则出售银行卡的帖子,发帖者声称“长期出售大量全新的、真实身份证办理的银行卡、借记卡。”记者和对方取得了联系。对方告诉记者,“这些卡全是用真实的身份证开的,开卡资料、身份证资料,都一并寄给你,要什么银行有什么银行!”
他给记者报了价:普通银行卡350元一张,如果有U盾或者开通了电子银行的50元一张,“这卡绝对没有任何交易记录,你自己上ATM机可以改密码,保证卡能用。”他表示,同时也大量收购银行卡和借记卡,“有多少要多少。”
记者随后在某门户网站的社区里搜索“中山出售银行卡”,竟找到3008条相关信息。在中山某银行信用卡部工作的专业人士欧先生告诉记者,中山本地买卖银行卡的情况应该并不多。外地叫卖中山银行卡的“卖家”,其卖卡事件本身可能就是一种诈骗。
银行:倒卖卡或用于犯罪
上网购买闲置卡,仅仅是因为需要汇钱、转账、消费吗?建设银行 (601939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中山支行专业人士吴锡钟告诉记者,购卡者用来从事不法活动的可能性极大。
“比如有时候我们会收到一些诈骗短信让你往某个账户上汇钱,这个账户往往是不法分子购买或者从其他途径获得的,为的就是逃避公安机关追查。”此外,也不排除有些犯罪集团可能通过这些卡片进行洗钱操作。
“银行卡流传出去会泄露客户的资料。在办理银行卡时,银行会与客户约定此卡只归本人使用,因此出售闲置银行卡一旦出事,风险将由客户自己承担。”吴锡钟说。